RPA简介
欢迎您选择使用UiBot!
如果您听说过RPA,或者做过RPA方面的项目,那么恭喜您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!因为截至发稿时间为止,在诸多国内RPA平台中,UiBot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,即使与国外产品相比也不遑多让。
如果您对RPA已经比较熟悉,您可以跳过本章,直接开始感受UiBot的魅力。
如果您没有听说过RPA,俗话说:磨刀不误砍柴功,那就先通过本章,了解一下RPA吧!
RPA基础知识
我们平时在使用计算机软件时,常常遇到大量机械重复而又繁琐的操作。如果都依靠人工来操作,不仅很容易感到疲劳和厌烦,还经常会出错。比如,对于财务工作人员来说,常常需要使用网上银行,给很多客户转账,转一笔账也许并不算麻烦,但如果每天要转成百上千笔账,那就是一件摧残人性的工作了。更可怕的是,有时候头晕眼花,在“金额”一栏中多输入一个零......不必吃惊,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。
为了应对财务领域这种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,在2017年,作为财务方面的绝对权威,国际著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(安永、普华永道、德勤、毕马威)先后把国外已有初步应用的“财务机器人”概念引入中国,试图制造一个“软件机器人”,或者叫“数字化劳动力”,自动完成这些计算机上的机械重复工作。
后来,大家逐渐发现:其实“软件机器人”在财务之外的领域也大有可为,物流、销售、人力资源等很多工作领域中都大量存在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,而偷懒是人类共同的天性,于是,这些软件机器人很快在国外和国内的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大量应用,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。当然,此时已不局限于财务领域了,“财务机器人”的说法显得有些不合时宜。于是,从美国开始,大家普遍把制造各种“软件机器人”当成了一个新的行业,称之为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,简称RPA。
实际上,软件的流程自动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,比如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中,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自带了“宏”(Macro)的功能,可以自动化操作Office来工作。
但是,RPA和早期的软件流程自动化有所不同,RPA强调对已有系统的“无侵入”,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,如果一个软件本身不支持自动化的功能,那么RPA就可以大显身手了。RPA不需要对这个软件进行任何修改,而是通过模拟人的阅读和操作软件的方式,让这个软件实现自动化。不仅如此,如果有两个、三个甚至更多的软件需要一起工作,如果采用传统的Office“宏”的方式,那就必须让这些软件都进行修改,实现一套统一的接口才行。有一个不改,流程就不能自动化,这显然有点儿强人所难,毕竟这些软件很可能不是同一个厂商开发的!但是,如果采用RPA,这些软件 全部 都不需要经过任何修改,RPA会制造一个“软件机器人”,模拟人的阅读和操作,让“软件机器人”自动完成这个流程,这种“无侵入”的特点是RPA的核心魅力之一。
RPA即将成为一个新的行业,这个说法一点儿也不夸张。在国外,RPA领域已经出现了市值数百亿美金的上市企业,专门为其它行业提供RPA的产品和服务。国外的产品做得很不错,能够较好的满足RPA的需求,但是到了中国,或多或少还是有些“水土不服”,比如对中文的支持,对国内银行网银等软件的支持,都差强人意;并且这些公司还缺乏本土化的技术服务,出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响应。在这种情况下,选择北京来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UiBot来做RPA,就是您最明智的选择了。
RPA平台介绍
UiBot是一种RPA平台,那么什么是RPA平台呢?且听我逐一解释:
为了实现RPA,即机器人操作的流程自动化,打造一个前面所说的“软件机器人”,通常需要如下几个步骤:
- 梳理和分析现有的工作流程,看看什么地方可以用“软件机器人”来改造,实现自动化;
- 从技术上实现“软件机器人”,让它能够阅读和操作流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软件;
- 把“软件机器人”部署到实际工作环境中,启动机器人开始工作,监控机器人的运行状况,如果出现问题还要及时处理。
第一步通常由业务专家来做,比如在财务领域,就需要财务专家来进行财务工作流程的梳理和分析;第二步通常由IT专家来做,对于这些编程高手来说,用类似Python这样强大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一个模拟人类工作的机器人,并非难事;第三步通常由普通工作人员来做,只要按一个按钮,启动机器人,就可以在旁边喝茶玩手机了,一切都很美好,对不对?
可是事实并非如此。第一步,业务专家梳理和分析流程,没问题。第二步,问题来了,术业有专攻,IT专家常常沉浸在数字化的世界里,对业务一窍不通,根本不理解业务专家梳理的流程是怎么回事儿,无从下手!第三步,问题更大了,普通工作人员又不懂IT,让他们去启动机器人还行,出现问题怎么解决?只能呼叫IT专家紧急支援,如果支援不及时,可能就耽误了工作。
比如,笔者自己是IT技术出身,见了财务领域的“台账”、“交易性金融资产”这样的名词就头大;反之,笔者耳熟能详的“句柄”、“线程”等概念,对于大多数财务专家来说,恐怕也是一头雾水,更别提普通工作人员了。
怎么办呢?RPA的理念是:
- 打造RPA平台,把一些常见的RPA功能做成半成品,就像方便面等方便食品一样;
- 让业务专家站在RPA平台这个巨人的肩膀上,自己就能做出机器人,难度就像泡一碗方便面一样;
- 让普通工作人员也能看懂机器人的大致原理,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修改,难度就像给方便面加一点点调料一样,根本不需要求助IT专家;
- 从此,“软件机器人”的生产过程不再需要IT专家参与,世界重归美好!
为了实现上述理念,一般的RPA平台至少会包含以下三个组成部分:
- 开发工具:主要用来制作“软件机器人”,当然也可以运行和调试这些机器人;
- 运行工具:当开发完成后,普通用户使用RPA平台,来运行搭建好的机器人,也可以查阅运行结果;
- 控制中心:当需要在多台电脑上运行”软件机器人“的时候,可以对这些”软件机器人“进行集中控制,比如统一分发,统一设定启动条件等。
啰嗦了这么多,终于带出“RPA平台”的概念了。所谓RPA平台,就是把“软件机器人”分解成很多零件,让不懂IT的业务专家能以搭积木的方式,把这些零件在自己的工作台上搭起来,而不需要IT人员的参与,让普通工作人员能看到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执行的情况,还能进行简单的维护。
所以,RPA平台的关键指标是:
- 要足够强大,零件数量要多,复杂的场景也能应对;
- 要足够简单,不需要IT专家的参与,普通人就可以轻松掌握;
- 要足够快捷,普通人稍微熟练一些以后,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,快速实现自己的机器人。
为了实现这些指标,各种RPA平台作出了很多努力,但效果仍然差强人意。主要是因为这些指标往往是相互矛盾的,按下葫芦浮起瓢,想要强大就很难简单,想要简单又很难快捷。比如有的RPA平台直接让大家用Python编程语言来实现RPA,因为Python本身就足够强大,可是术业有专攻,业务专家和普通用户要精通Python,恐怕不那么容易。所以,这样“剑走偏锋”的RPA平台输掉了简单和快捷这两项指标,结果自然是“走火入魔”。
UiBot也是一种RPA平台,为了在RPA平台的这三个关键指标上取得平衡,UiBot作出了大量的努力。有些努力您能够从软件界面中看到,有些努力您可能看不到,比如针对一些关键的设计理念,UiBot的设计人员曾花费半年的时间深入调研和反复讨论,几易其稿,才终于拿出一个相对完善的方案。所以,我们很自信地说UiBot在国内的RPA平台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,是因为产品经过精心打磨,三个关键指标都达到了比较满意的程度。
当然,仅凭努力还不够。实际上,UiBot的核心团队从2001年开始,就在做流程自动化方面的事情了,到今天为止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,所以才能积累丰富的经验,在一些关键点的设计和研发上把握得游刃有余。这也是UiBot在产品设计和技术实现上足够领先的资本。
UiBot发展历程
前面提到,在财务、物流、销售、人力资源等很多领域,都存在大量简单重复的软件操作,甚至到了摧残人性的地步。但实际上,早在上个世纪末,这种摧残人性的软件已经在游戏领域大量出现了。游戏其实也是一个需要人来完成的流程,但是,很多游戏开发者的设计水平不够,又希望玩家能在游戏中停留尽可能多的时间,所以故意把简单的流程重复无数遍,玩家苦不堪言。
于是,针对游戏领域的“软件机器人”应运而生,其中最著名的是2001年问世的“按键精灵”。按键精灵最早在Windows电脑上运行,针对Windows客户端游戏进行自动化操作;从2009年起,出现了“网页版按键精灵”,针对网页游戏进行自动化操作;从2013年起,又出现了“手机版按键精灵”,针对Android手机上的游戏进行自动化操作。这样一套产品体系,把主流游戏一网打尽,其技术积累之深厚可见一斑。
但按键精灵的成功决不在于技术上的优势,而是其“简单易用”的设计理念。按键精灵本身不是一个软件机器人,而是软件机器人的制造工具,这套工具要足够容易上手,让不是IT专家的游戏玩家也能轻松掌握,才算是达到“及格线”。在这一点上,按键精灵做得很成功,目前已经有几万名游戏玩家能够熟练的用按键精灵制造自己的“软件机器人”,并分享给更多的人使用,而这些玩家大多数并不精通IT技术,甚至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。
从某种意义上讲,2001年出品的“按键精灵”完全可以看作是国内RPA的先驱。实际上,当2017年RPA的概念在国内开始生根发芽的时候,国内有很多介绍RPA的文章,都会用按键精灵来举例子。虽然按键精灵本身是针对游戏设计的,和财务等领域的“软件机器人”有所不同,但因为名气大,容易理解,用来阐述RPA的概念再合适不过了。
那么,按键精灵的制作团队现在在做什么呢?他们在RPA方面有无斩获呢?当然有,他们认真分析了RPA的具体需求,对按键精灵进行了一次几乎推倒重来的大革新,既保留了团队十几年以来的积累,又积极满足RPA的需求,打造出一款强大、易用、快捷的RPA平台。没错,这就是UiBot!
现在,您终于明白为什么UiBot有资格傲视群雄了吧?
由于面向的领域不同,按键精灵和UiBot从基本理念上有很多不同点,技术上的差异更是天翻地覆:
- 按键精灵针对个人用户的需求做了很多优化,能制作用户界面,能设定热键,甚至能支持手机App的自动化操作,这些功能在UiBot中都被删掉了;
- UiBot针对企业用户做了很多优化,支持SAP自动化操作,能以流程图的方式展现自动化流程,支持分布式的控制中心,这些都是按键精灵不具备的;
- 按键精灵的主要指标是运行速度快,因为游戏画面瞬息万变,慢了会跟不上游戏的节奏;软件体积小,因为个人用户的下载带宽有限,这些指标在UiBot中并不重要;
- UiBot的主要指标是运行稳定性好,容错性强,遇到特殊状况宁可停下来,也不盲目操作,另外每次运行都有迹可循,这些指标都远远超过了按键精灵。
所以,到底用按键精灵还是UiBot,要看您的具体需求:如果是游戏领域,推荐您仍然使用按键精灵;如果是RPA,果断选择UiBot。
RPA和AI
RPA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,凡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简单、重复的操作,都可以考虑使用RPA来代替。但是,有一些重复而不那么简单的操作,是RPA无能为力的,仍然不得不由人工来完成。比如,我们可以依靠RPA,自动收邮件、回邮件,但它只能回复固定内容的邮件。如果要判断对方的意图,根据意图回复不同的邮件,RPA就做不到了。
人工智能(AI)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。比如市面上很多手机App都支持依靠人脸识别来进行身份认证,或者以对话的方式向手机发号施令,等等。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经典使用场景。那么,我们能不能把AI和RPA相结合,让AI来识别邮件内容的大致意图,然后告诉RPA,再让RPA去根据不同的意图,回复不同内容的邮件呢?
答案是肯定的!这个视频就生动地向我们演示了这一场景。它甚至更进一步,除了收邮件和回邮件之外,还让RPA和AI一起做更多、更有趣的事情。
随着RPA的发展,大家越来越深入地认识到:RPA本身也能做很多工作,但它是“无脑”的,如果和AI配合起来,RPA模拟人的双手,让AI模拟人的大脑。两者合力形成的“软件机器人”,就像下图所展示的一样,有脑有手,应用场景自然更加广阔。
和按键精灵相比,UiBot也加入了大量AI的功能,从识别发票、身份证,到文本信息分类,文本内容抽取等,都是UiBot的拿手好戏。在后续章节中,我们会逐一教大家怎么用这些AI功能。是不是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!
后续内容
前面提到,一般的RPA平台至少会包含三个组成部分:开发工具、运行工具和控制中心。
UiBot也不例外,在UiBot中,这三个组成部分分别被命名为流程创造者、流程机器人和机器人指挥官。(原名为UiBot Creator、UiBot Worker和UiBot Commander,为了便于国内用户记忆和理解,改为中文名称,后续也继续用中文名称来描述)
和一般的RPA平台相比,UiBot中还提供了专门为RPA设计的AI能力,这些AI能力也构成了UiBot的第四个组成部分,称之为智能文档处理平台(原名为UiBot Mage)。
UiBot的四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如图所示:
如果只需要少量的电脑运行流程,可以由“流程创造者”制作出流程后,直接打包分发给“流程机器人”使用,“机器人指挥官”不需要参与;如果需要大量的电脑运行流程,比较合适的方式是“流程创造者”把流程先上传到“机器人指挥官”,再由“机器人指挥官”统一下发给各个“流程机器人”,并统一指挥它们运行流程。
当然,本文是UiBot的开发者指南,所以,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如何使用“流程创造者”去创建流程,以及如何使用“智能文档处理”平台提供的AI能力,完成更多更有趣的任务。另外,也会用一章的篇幅介绍如何使用“流程机器人”及“机器人指挥官”去管理和运行流程。
在阅读本文的同时,建议您到北京来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 http://www.laiye.com 下载并安装一份UiBot的社区版,社区版是永久免费的,并且包含了UiBot的四个组成部分,只需要您在线登录一下,即可无限制地使用。
本文以2021年末发布的UiBot 6.0社区版为蓝本进行讲述。如果您还在使用老版本,可能会有很多界面选项和操作都和本文所述的有所不同,建议下载老版本的开发者指南。
如果您之前有一点点的编程经验,无论什么编程语言,只要知道什么是变量,什么是条件判断,那么阅读本文都会更加顺畅。如果没有,也没关系,我们在本教程最后一章中,对UiBot涉及到的编程基础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,通俗易懂,请您在阅读后续内容之前,提前学习一下。
准备好了吗?下面将开始我们的UiBot之旅,Let's Go!